尹秋收是河南省虞城县古王集乡王集东村人,1969年出生。由于家里穷,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,小学毕业后的他就走上了艰难的谋生之路。十三、四岁时,他随着建筑队当过掂泥兜子的小工,到砖瓦厂里干过零活......
20岁时尹秋收与邻村的一位李姓姑娘结了婚,父母分给他们3亩责任田,让他们单独过起日子来。小两口为了发家致富奔小康,做过淘豆芽菜卖的小生意,办过家庭小型养鸡厂。淘豆芽菜卖利太薄,几乎赚不到钱;养鸡养出了一场"鸡瘟",七、八百只鸡全死光了,结果不仅没有赚到钱,还欠下了一、二千元的帐。迫于生计,尹秋收不得不外出打工。
尹秋收是个聪明人,学啥会啥。他外出给山东一家饲料厂打工,加工喂鱼喂虾的精饲料,很快就在那里当起了技术员;他外出打工给人家干竹活,掌握了技术就回家自己干开了......然而,一步步一年年地走过来了,尹秋收带着他的小家庭往前奔,虽没饿着,但也没挣到什么钱。
尹秋收不甘心。
1995年,尹秋收和妻子落脚河南商丘,做起了粮油生意。在做粮油生意期间,尹秋收独具慧眼地发现:
过去人们喜欢吃的是白面馒头,
如今人们喜欢吃的是杂面窝窝头;
过去人们喜欢吃的是山珍海味,
如今人们喜欢吃的是野菜稞稞了......
市场上缺少杂粮面,很多人找着买杂粮面买不到,这将是一个有着广阔市场的好买卖!于是,他和妻子一商量,就做起了卖杂粮和杂粮面的生意来。
最初,也是"摸着石头过河"。小两口生怕加工的杂粮面卖不出去,便不敢加工太多,而是几斤,十几斤地加工。更舍不得买上一台面粉加工机,而是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到市郊找人去加工。渐渐,"行情"摸准了,销路打开了,有了把握了,这才大张旗鼓地搞起了食品面粉的加工和销售,品种也由单一的杂面系列、豆粥系列、胡辣汤系列等日益丰富起来。
生意越做越大,产品越做越精。
2002年,尹秋收夫妇投资数十万元,回家乡新盖厂房6000多平方米,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,购置了设备,创办起"秋收特色食品厂"。
这是一个聪明的决策。
虞城地处全国最大的杂粮产区黄淮平原生产基地,可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优质天然原料。京九、陇海铁路在这里交汇,105、310国道在这里交叉、连霍高速公路在这里穿境而过......虞城有着双黄金"十字架"的交通优势。
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,如今,秋收特色食品厂产品标准达到国际食品卫生标准,日产量30吨,产品远销东北和豫、鲁、苏、皖四省及东南亚,各沿海城市。主要产品油茶面、豆粥粉、豆沙炒面、绿豆粥粉、皇宫杏仁茶、水果粥、海味三鲜、胡辣汤、黑芝麻糊、麻辣鲜面、五香豆沫、西湖牛肉羹系列、杂粮面系列、八宝粥、银耳莲子羹、太子粥等,均选用优质高粱、荞麦、大豆、绿豆、红小豆、冬小麦、大麦等做原料,经传统配方科学配制而成,被专家誉为食品中的"绿色珍珠"。
由于生产规模太小,产品供不应求。采访中,在尹秋收的办公室里,看着院子里一辆辆排队等着拉货的汽车,尹秋收激动地对笔者说:"我真恨不得把生产规模再扩大一百倍一千倍,可我暂时还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扩建。我真切地期待着能找到一位投资者,与我合作,把这个企业做大做强!"
但愿尹秋收心想事成,年年喜获大丰收。